脱贫时代”,第一书记还有哪些作为?

——宝鸡市陈仓区“第一书记联盟”运行观察

“你把我的行掺(工作干过界)了!”

“你这联盟是个啥玩意,不会是给你私人谋啥事呢吧?”

“村上的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够重了,还要让人业余时间谋划农产品咋样变商品,真是没事找事干!”

宝鸡市陈仓区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发起之初,少数干部群众、甚至包括第一书记群体内部都产生过质疑、争论。但运行3年多,这个由西山8名第一书记自发形成的松散组织,不仅没有解体,还在陈仓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联盟党支部。

来自市区5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第一书记,发挥各自专业、人脉、资源优势,合力打通“农产品”变“商品”的中间环节,反推西山13万群众持续优化农副产品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在国新办发布会指出,今后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从“脱贫”到“振兴”,第一书记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本刊记者来到宝鸡市陈仓区后脱贫时代,大量走访区委有关负责同志和奋战在西山脱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为此题求一种解法。

不是为结盟而结盟

而是为了进行人才的优化组合

第一书记距离群众近,最能掌握农户信息、知道群众发展产业到底需要什么。把西山的第一书记组织起来,就能把整个西山的农业产业连在一起,信息共享、销路共用、品牌共建。这是朱文超、郭毅等第一书记发起联盟的初衷。

直播间

其实在联盟成立之前后脱贫时代,西山的农产品销路并非不广。反而因为植被茂密、昼夜温差大,加之没有工业污染,往年进山淘土产的商贩络绎不绝。凤阁岭镇的苹果,甚至被临近县的甘肃商人收去充入当地品牌售卖。

宝鸡市西部山区建设委员会(简称“西山建委”)每年也会组织两次西山农特产品展销会,但展销的农产品大多包装简陋,不标注经营许可,没有形成统一品牌。

以土产的面貌迎接商品市场的“检阅”,成为西山农产品优质却卖不出优价的主因。而这些原生态的农产品一旦从农户手里流到商户手里,就能卖出超过5倍之多的高价。

帮助农户打通“农产品”变“商品”的中间环节,提高西山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成为联盟成立之后工作的着力点。

西山的57名第一书记中,有的来自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等行政审批单位,有的来自农业等业务主管部门,还有的来自客户资源丰富的银行系统。第一书记队伍内部进行了人才和资源的优化组合,给原本卖不上价的土产办“身份证”、设计产品包装、挖掘产品地理环境优势作为直播卖点等等,各展所长。

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果_后脱贫时代_脱贫后低保是否取消

正是由于这些资源的整合,西山能在短短3年间发布区域公共品牌,把农特产品统进一个篮子,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反过来,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又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扩大规模、严控质量,形成产销的良性循环。

不能有“包办”思维

应尊重产业扶贫的市场逻辑

第一书记刚到村上参与扶贫工作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相似的尴尬——怀揣一腔热情信心满满把大事小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但最后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有时候甚至还落一身不是。

究其原因:一个是少数贫困户误读了“扶贫”的含义,以为第一书记让发展啥产业就必须一管到底,否则就是“说话不算数”“不尽职尽责”;另一个是第一书记与村民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村民重实效,第一书记更注重规范和长远发展,想要达成一致需要一个磨合过程。

核桃园村第一书记杜彬鹏、张家川村第一书记孙少华、通洞村第一书记杨溶涛等在联盟支部会上交流后总结:单家独户抓产业发展,难度大、收效慢,常常有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无力感,大大分散了第一书记个人的精力。

产业扶贫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改变以往的“包办”思维,成为联盟成员的共识。但如何理顺产业扶贫的逻辑?联盟的做法是:抓线抓头,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第一书记产业示范户,通过农村的带头人和经营主体来带动有发展意向的农户。

如此一来,不会再出现“牛不吃草强按头”的现象,农户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效益好的产业发展,但有合作社的引领个体发展又不是盲目的。联盟则集中精力,一方面严选资质合规的合作社进行示范基地挂牌并实时监督,做好“领头羊”管理;另一方面,帮助合作社注册商标、认证质量、设计包装、推介产品,搞好服务。

目前联盟挂牌的合作社遍布西山7镇,覆盖西山全部的农业产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联盟全程参与,保证产业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成熟的成果由广大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共享。

不只有第一书记

联盟里还有一群人在干事

几年间,联盟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果_脱贫后低保是否取消_后脱贫时代

在联盟“萌芽”时期,受到了“掺过行”的非议,区委一锤定音:党建和产业发展不能两张皮,咋样能发挥作用就咋样来。这成为第一书记这个年轻群体干事创业最大的底气。

在联盟缺乏合法“身份”(既不能注册公司,也不能成立协会)又面临第一书记人员轮换的紧要节点,组织部门研究《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在西山建委所在地的坪头镇党委下设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党支部。

联盟党支部书记由西山建委产业科干部担任,所需经费直接拨入坪头镇政府,方便开展工作;西山7镇成立7个党小组,57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入会。由此,无论各村第一书记人员如何变动,联盟服务群众的渠道不会变。这也为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埋下了伏笔。

陈仓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裴振强总结,若非有党组织持之以恒哺育,联盟难以拥有健康肌理与强健体魄;反过来再说,联盟让老百姓清楚看到了党建的作用,扩大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

纵观联盟的成长历程,一直以来,第一书记的联盟里并不是只有第一书记,西山建委、组织部门、市区各帮扶单位、本地企业、“四支队伍”成员等扶贫力量都深度参与其中。

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为从“脱贫”到“振兴”做了有益尝试。未来,西山的第一书记人员组成会变,但一支不断壮大的三农志愿服务队伍正在形成,更多专业人员、优质资源正在被纳入进来。

而从联盟里走出去的第一书记们,经受历练,无论走向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将带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和积累的农村工作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