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是用来学什么的

李竹平

一篇课文学习目标的定位,要考虑的因素有课标、教材(单元学习目标)、文本本身以及学生实际等。如今使用统编版教材,有了“语文要素”,大家就很少再提及课标了,很多老师都会直接将单元“语文要素”——阅读训练要素,作为课文学习的重点目标。这当然没有考虑到“语文要素”的概括性和模糊性。

还有的老师会在目标定位上,想得细致一些,比如结合课后思考题来定位课文学习目标。这样的路径是对的,但也有老师会草率地直接将课后思考题当作学习目标,这就不对了。我在《课后思考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文学习目标》一文中就谈过自己的观点。

今天再以《表里的生物》为例表里的生物概括,讨论如何准确地理解课后思考题中隐含的课文学习目标。

下面的思考题,到底隐含着怎样的学习目标呢?是让学生读懂“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先来解读解读这篇文章。

冯至的《表里的生物》,写的是他童年里,凭着生活经验,对爸爸那支会发出“滴答滴答”声音的手表里藏着什么生物,做出了天真的猜想和“判断”。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用有限的经验对陌生的事物做出自己判断,从大人的“解释”里为自己的判断寻找更“确切”的依据,从而笃定了自己的“认识”——实际上,并非那么回事。

细细思量,这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冯志为什么要写下这个故事呢?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当然早就知道自己孩提时的判断是错误的,是天真幼稚的;爸爸的回答不过是“逗逗”他而已,但却让他以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还是一件引人深思的事情呢?如果故事仅仅写了他以为表里藏着一个神秘的生物,这个故事就止于有趣了;但爸爸这个成年人,给出的答案不是让小冯至意识到了自己经验的局限,拓宽了小冯至的视野,而是让他笃定了自己错误的判断。那么,这个故事就有了更多的意味了。更多的意味指的是什么呢?可能不同的读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体会。冯至并没有在文中对这件事做任何评论,而字里行间也没有比较明显的情感倾向的表达,这就给了读者解读文本的开放性。

正是文本本身具有了开放性,这篇文章作为被规定了阅读学习目标的一篇课文,也就有了做更深入的教学解读的必要。

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领会课文怎样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观点。从“事例”到“观点”,是一种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另一种产生观点的方式是运用演绎推理。小冯至判断表里面有一个神秘的生物,运用的是演绎推理——因为大前提错误(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活物),所以必然导致了结论,即观点的错误。

重点讨论归纳推理。就归纳推理这一思维方式的训练而言,这篇课文有几个角度可以展开。

其一,针对“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建立观点;其二表里的生物概括,针对“爸爸”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建立观点;其三,针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建立观点。

针对三个不同的对象建立观点,可以看作一个阅读大任务中的三个子任务。这三个子任务之间,如果先完成第一个,那么第二个任务的完成,就可以迁移第一个的方法,方法的习得也成为一个过程性目标。第三个子任务是在前两个子任务基础上才能完成的,因为对“我”和“爸爸”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作者表达意图的判断。

如果要进行学习目标的表述,可以借助KUD模式:

K(知道):学生将知道充分的理据会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U(理解):学生将理解人们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一件事物产生的观点往往不同。

D(行动):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事例(证据)建立自己的观点。

显然,如果教师不做细致的教材和文本解读,就看不懂课后思考题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会错误地定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偏离了轨道,设计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只能造成南辕北辙的局面。

判断“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不是学习目标和任务,依据哪些信息对“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做出判断,才是最接近学习目标的任务之一。

如果课堂学习任务止于有理有据地对“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建立自己的观点,那方法习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触及。所以,需要进一步,再进一步,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子任务。只有做到了这些,这篇文章编写在这个单元,才功德圆满地实现了其作为“课文”的学习价值。

所以,准确地定位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语文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

《我在小学教语文》当当、淘宝、京东均可购买

点击“原文链接”优惠等着你

长按图片,遇见好书

编辑&审稿| 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