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敬于鬼神。(《礼记·礼运》)

在古时候礼、皆与祭祀有关,起源甚早。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礼的制度并没产生,到了夏朝,“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才有“大人世及以为礼”,礼制逐渐建立起来。进而到周代,礼集前代之大成,始完备而成熟。春秋犹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理念,祭祀仍是国之重器。有礼之行即有之用,“礼相须以为用,礼非不行,非礼不举”(《通志》),尤其是祭祀之礼。

乐莫乐兮新相知_乐克乐克2_乐

祭祀之礼

“一言礼必及依乎礼者也。古之《经》存于大司,其五声、六律、八音,大师 以下备详其制,而六列三宫之歌奏,则“六代之”咸备焉。”(《周礼全经释原》,卷首)

孔子对《礼》《》的整理,为时既长又费力甚巨。因为春秋之时,周室衰微,礼坏崩,无成书参考。从来是史官掌礼,师掌,但王官失守,礼、便散流四面八方 了。所以,孔子年轻时便问礼问,“人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访郯子,问老聃和苌弘等,进行广泛的搜集。孔子研究三代礼制,“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稍加去取变通使之系统化,而后教授弟子,这自是 一种整理工作,而周游列国归鲁后的整理,则是集大成的系统工程,即修起《礼》 《》,基本恢复原貌,以便传之后世而不灭。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现在所见的《周礼》《仪礼》《礼记》谓之“三礼”。《周礼》虽为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却非孔子整理,他从未论及《周礼》。《周礼》原称《周官》或《周官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周朝的国家体制和官吏执掌。关于《周礼》的成书,《史记·鲁周公世家》 以为周公作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汉书·景十三王传》称其为“古文先秦旧书”。

乐克乐克2_乐_乐莫乐兮新相知

乐克乐克2_乐_乐莫乐兮新相知

周礼

最早奏请列《周官》于经而称为《周礼》的刘歆认为其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贾公彦《序周礼废兴》);东汉郑玄以其 为周公替成王所制官政之法,其《周礼·天官冢宰》注云:“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 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洛邑,治天下。”朱熹 也说“《周礼》是周公遗典也”,并说“《周礼》一书好看,广大精密,周家法度在里。” (《朱子语类》卷八六)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礼记·杂记下》)

孔子修起的是《仪礼》十七篇。“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这说明《仪礼》确为孔子“修起”。孺悲是鲁国人,孔子可能不喜欢他,曾有一次故意托病拒绝接见(《论语·阳货》),可他却学到了《士丧礼》,并书写流传下来。其他各篇大抵是孔子高足如子 贡、子夏、子游、有若等受教传播开来的。《仪礼》分冠、昏、乡、射、朝、聘、丧、祭等八 类礼节,基本包括了古时相互交往之礼和行为规范的大体,这是“士”必须学习的, 故汉人称之为《礼经》或《士礼》。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体现了孔子的基本观点。《礼记》是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的汇辑,其中有些篇目是孔子所传,但多是后儒论述。

乐_乐克乐克2_乐莫乐兮新相知

礼记

孔子对“”亦有修起之功,他把散佚残乱的雅、颂之进行搜集和整理,配以相应之诗,使诗恢复可以歌咏的原始面貌。原来是与诗相配合而用之于礼的,后因王官失守曲流散而错乱,所以孔子不仅使《雅》《颂》各得其所,也对其他诗做了整理,“孔子语鲁大师,‘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正,《雅》《颂》各得其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音方面有高深的造诣,所以能完成“”的修起工作。他既能唱歌,又能演奏,琴瑟笙磬,无所不能。在齐听《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在归鲁之后,也曾与鲁太师讲论音(《论语· 八佾》),对的演奏规律和艺术特性都进行了恰切的分析和概括。

乐克乐克2_乐莫乐兮新相知_乐

孔子讲学

但是,孔子所修之没能流传下来。古文学派认为,古《经》经孔子整理之后 而亡于秦火。今文学派以为《》本无经,只是附于《诗》的谱音符之类。两说都没有实际证据,是否有《经》或谱之类,今已无可考知了。

大概是古代时候的音知识大多数都是靠师的口头传授,并不容易流传下来。并且到了战国之时,社会变革动荡,礼坏崩,加之新流行,古诗便渐次亡佚。孔子言之事,逐渐散见于古籍片断记载,而《礼记·记》所言颇为翔实,可视为夫子之遗教,包括音的起源、音与政治的关系、与礼的关系、音与民风民俗的关系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xii2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