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尧舜禅位,禹子建夏,汤武革命,建立商周。
始皇,历六世之余烈,以法治国、强兵秣马,最终扫平六国,亡周建秦,历六世,奋斗了135年。
西汉刘邦,本为布衣,前209年参与义军反秦,后与项羽展开楚汉相争,建立汉朝,生死征战了7年。
嬴政和刘邦建立新朝,一个字“难”。
而学者常说“古来得天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是这样么?杨坚建隋历程,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有所表,的确是靠权谋夺取北周上层统治者的权力而建立的。
是否容易,读者可串珠成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杨坚也可能认为,事业百举百捷,幸福来得太突然。他得找原因,向上溯,认为就是这个“大丞相”官职给了他临门一脚,成就王业,“大丞相”这个官职太危险了。
他顿悟,成也萧何,但败要避免萧何。
于是,杨坚没急着去征南伐北,一统华夏,而是要改革官制,集权于己,分割极臣权力。
回顾一下隋以前的中央官制。
夏朝开始王位世袭,最高统治者自称为“后”,后为“王”,设四辅,设事务官和政务官若干。
商朝最高统治者称为“帝”,设“阿、保、师”,设事务官和政务官若干。
周朝最高统治者称为“王”,以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设三公(太师、太公、太傅)辅佐天子,行政机构分为“卿事寮”和“太史寮”,主要设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秦汉以来,逐步发展为“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为“太尉、御史大夫、丞相”。
东汉时,不设丞相,至曹操恢复丞相,自任之,总揽朝政大权。
至曹丕父子创立并完善了九品中正制。
即把官员分为九个品级,每个品级又有一个负责人即中正官来负责选拔。
中正官参考的标准,一是家世,看祖上有没有大官;二是素质,看能力和道德品行。
最主要是看家世。大家族子弟易受推荐,久而久之,这些家族就控制了朝廷的高级官位,成为士族阶层,即士族添丁,即有官位待之。
在南北朝时期,某种程度上士族比皇帝重要,皇帝更换快,而士族却十分稳定,常绵延数百年,成为几朝臣子。
士族以外,皆是寒门。寒门入官,困难重重,偶有飞黄腾达者,但仅为“官”,却不能成为“士”,融不进士族阶层,两条线泾渭分明,互不相往。
杨坚上几辈皆为武川镇军士,自然进不了士族阶层,杨坚自感“士”在心底对“寒门”的歧视,他对这个制度非常反感。
现在是一国之主了,意气风发,反感的事一定要去改变,要去改变这种腐朽的选官制度。
再看北周的选官制度。宇文泰在西魏时,在中央层推行周公制定的西周六官制,分别为冢宰、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宗伯。
冢宰可任免官员,负责政令的发布和执行,司马管军事,司空管工程建筑,司寇管刑法,司徒管土地和户籍,宗伯管理皇家事务。
此官制最大的隐患就是冢宰和司马,一管百官,一管军队,核心权力太为集中,常拥权自重(如北周大冢宰宇文护)。
于是,杨坚着手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行政管理体系,赫赫有名的“三省六部制”诞生了。
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内史省的职能是起草诏书,一把手为内史令;门下省的职能是诏书的审核,一把手为纳言;尚书省的职能是执行诏令,一把手是尚书令。
三省的设立,把国家最高的权力“诏令”机关一分为三。而三省中权力最大的又是尚书省,可以直管六部,杨坚留了一手,长时间空缺尚书令,而设二把手左仆射(读“夜”)和右仆射共掌尚书省。
再看六部,即吏部、礼部、工部、兵部、度支(民部)和都宫(刑部),为尚书省属下。其职能对应六官,但权力消弱了,只负责行业内日常管理工作,无权进行重大的行政命令决策。
这项制度的重大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分割了原本非常敏感的丞相权力。由一丞相分为三宰相。
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国家日常政务的贯彻执行;内史省是皇帝执政的决策机构,出政令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三省共掌机密、共议国政。
一部诏书的出台,先由皇帝召集三省共议,议出方向后,由内史省编写诏书,再由门下省行政复议,方可下发诏书。有效避免了最高决策的随意性,增加了皇帝个人专权的难度,又避免了权力集中一丞相的现象。
皇帝专制下的多头宰相集体议政的制度正式形成,加强了皇权,维护了中央政权内部的稳定。
三省六部制是中央集权化的体现,对以后的统治体制有重大影响,六部制,一直沿用到清末。
能建立如此优秀的制度,足以证明杨坚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xii2p22